在智能手机行业,制造商在电池续航、屏幕显示等方面的竞争早已成为常态,而手机玻璃的研发和选材亦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竞赛。从康宁大猩猩玻璃的独占鳌头到如今各品牌纷纷推出自家的高强度玻璃,手机玻璃的演变之路可谓跌宕起伏。
2022年,华为首次推出昆仑玻璃,标志着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配合Mate50系列,昆仑玻璃凭借瑞士SGS五星级耐摔认证,一跃成为业界标杆。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手机在跌落时的抗损伤能力,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信任与认可。紧随其后,2023年华为推出了第二代昆仑玻璃,同时在非凡大师机型中应用了更为优越的玄武钢化昆仑玻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硬度和韧性上的市场领先地位。
小米不甘示弱,在2023年的小米14 Pro发布会上正式推出龙晶玻璃,标志着其在高强度玻璃领域的首次实践。2024年的小米15 Pro更是将龙晶玻璃升级至2.0版本,进一步增强了其硬度与耐摔性。与此不同的是,荣耀在Magic6系列中推出了巨犀玻璃,以其卓越的防冲击、抗跌落能力自信宣传。并在后续的Magic7系列中继续应用这一材料,显示出荣耀对于提升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
vivo与OPPO则选择了各自的创新路径。vivo在XFold3 Pro中引入了铠甲玻璃,不仅美观且坚韧;而OPPO则在其A3 Pro中首发晶盾玻璃,将其应用在非旗舰机型上,展现出对耐用性需求的广泛考量。与此同时,真我和魅族也加入了这场玻璃“武林争霸”,分别推出了晶铠和泰坦玻璃,标志着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全新进军。
众多手机厂商在玻璃材料上下了大功夫,常以倍数或百分比展现抗摔、耐冲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维氏硬度已经成为衡量玻璃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大厂商公布的维氏硬度数值均在800+的级别,证明了其出色的耐磨性与抗损伤能力。
然而,这些优秀的技术背后,离不开严谨的制造工艺。华为的昆仑玻璃经历了长达24小时、108道工序的严格工艺流程,熔炼温度高达1600摄氏度,确保了其强大的物理性能。同样,小米的龙晶玻璃也经过1600摄氏度的熔炼与80小时的长晶过程,使得其在耐用性与美观性方面达到平衡。
尽管各家厂商在玻璃材质的创新方面都有所投入,但实际的耐用性测试却并不简单。网络上多位博主对各品牌手机进行暴力测试,结果显示各款手机在抗摔性能上表现出色,彼此间并无显著差异。毕竟,玻璃本身的硬度与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样重要,因此在使用手机时依然需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碰撞与摔打。
展望未来,手机玻璃的技术进步仍将继续,随着用户对于手机使用体验的不断提升,厂商们必然会在材质创新、生产工艺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无论是在提升安全性、降低损坏率,还是结合美观与实用性的设计上,国产手机玻璃的未来都值得期待。以昆仑、龙晶、巨犀为代表的这些高性能玻璃,必将在智能手机的进化过程中,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