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科技小贝林,(https://xueqiu.com/3022012048/337521912)
$阿里巴巴-W(09988)$ 从2025年财报发布后股价明显下跌(财报发布前的131到昨天收盘的114.6跌去约12.5%),近日表现也明显弱于腾讯等其他科技巨头,股价表现得很挣扎,财报数据就不具体展开了,这里主要谈谈对阿里业务的个人看法。
阿里业务虽然庞大,但现阶段主要就三大块:淘天集团、云和国际化:
1. 淘天集团:营收增8%,淘天近年来在吴妈的带领下,回归用户体验与反低价内卷,放弃绝对低价内卷,转而以88VIP高净值用户、AI工具降本增效、开放生态协同形成差异化壁垒,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聚焦优化自身后反而走出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数据也逐渐改善(CMR增速12%,营收增速9%,反映商家投放信心回升)。结合身边经济学来看,天猫(尤其是88VIP)的体验优化做得真的是越来越好,除了3C类产品会优先考虑京东,超低价用品优先选择淘宝外,其他品类天猫在购物体验、商品价格、质量管控、物流时效、售后保障等方面,个人认为是几个平台综合表现做到最好的。财报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2. 云:营收增18%,个人认为云业务的这个增速不及预期,也是财报后股价大挫的直接原因。年初随着deepseek的大火,云公司备受市场追捧,阿里股价也一路走高(凭借市场对阿里云的认可,阿里股价一季度表现可以说是科技巨头中最靓的仔),上一次财报公布云业务的CPEX的时候,市场非常激动,阿里股价来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但这次2025财年财报一发,云增速只有18%略超预期,利润还被压缩了,个人认为是不符合预期的。因为deepseek刚好是一季度大热,AI资源租赁的需求肯定是非常旺盛的,可见阿里云在和腾讯/华为等云的竞争中,优势不明显,市场份额被瓜分,获客成本就大,财报变现自然就是营收增速不高、利润下降。财报表现不符预期。
3. 国际化:季度收入335.79亿人民币(4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主要由跨境业务驱动,亏损收窄至35.74亿人民币(同比减亏12.5%),主要因Lazada通过提升变现率和运营效率大幅减亏。阿里的国际化业务是阿里第二大营收(占比约20%),很重要,未来也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当下没那么重要(相对于淘天和云)。阿里的国际化业务是在当前国内电商增长放缓、存量市场被侵蚀下,作为大公司不得不走的一步棋。但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海外市场shopee、TEMU、shein、抖音电商,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和lazada掰掰手腕。阿里国际化的业务个人认为目前优势和壁垒并不大,后续还得依靠云和AI的投入间接优化跨境供应链才能破局,国际化未来很重要,但不是当下。财报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总的来看,三大业务,就阿里云表现不及预期(这里的不及预期是指,不够亮眼),股价影响最关键的也是阿里云,市场产生了分歧,所以股价表现挣扎:悲观派认为deepseek年初这么火,你的CPEX这么高,怎么营收才涨个18%,应该大超预期才是啊;乐观派认为阿里这财报可以了,淘天集团逐渐改善(相对于拼多多业绩下滑严重),阿里云营收也略超预期,值得持续持有看待后市表现。后面还有一篇文章专门阐述我对阿里云和阿里AI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