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前,冯姓名气很小,仅仅在发源地陕西渭河流域活动。春秋战国时,冯姓已迁移到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汉唐之间,冯姓繁衍迅速,支派甚多,最著名的有:出自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颍川冯姓,出自汉宜都侯冯参的上党冯姓,出自汉燕王冯宏的京兆冯姓,出自西魏宁州刺史冯宁的弘农冯姓,出自唐朝监察御史冯师古的河间冯姓。唐宋时期,冯姓已经播散全国各地。清初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冯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排在第二十八位。冯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冯姓总人口的2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和河南,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山东、河北,集中了全国冯姓人口的27%。全国形成了以川鄂、广东、鲁冀为中心的三大块冯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冯姓大约有6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强,为明朝第二十五位大姓。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冯姓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略高,600余年中冯姓人口纯增长率达22%,净增12万。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广东,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江西、河北、四川,集中了冯姓总人口的32%。浙江一跃成为冯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1%。东南和广东地区的冯姓在这600余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宋朝的冯姓第一大省四川,在明朝发展较慢,冯姓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的0.9%,减少了一半。冯姓人口主要向东南、东部和南方迁移,而四川地区冯姓人口主要向广东和湖南流动。全国形成了浙苏、鲁、粤、晋四大块冯姓人口聚集区,重心由北部转向东南部。